欢迎访问佳味添成官方网站!

专家热线

135-1818-2323
028-81811109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杜仲与红枣开发的饮料配方,如何研发成0添加的饮料

来源:未知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7-28 11:27【

一、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红枣品种优选
选用新疆和田大枣或金丝小枣(果胶含量 2.3% 以上),其高果胶特性可天然稳定体系。原料需经严格农残检测,并采用 5% 盐水浸泡 20 分钟去除表面杂质及部分苦涩物质。
杜仲脱苦处理
杜仲叶或皮经脱绿工艺(如蒸汽处理)降低叶绿素含量,再用 5% 盐水浸泡 30 分钟,结合超声波破碎(功率 800W,温度 50℃)破坏苦涩成分的细胞结构。
二、提取工艺优化
杜仲高效提取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料液比 1:20,功率 600W,温度 60℃,时间 30 分钟),结合离心过滤(4000 转 / 分钟,10 分钟),最大限度保留绿原酸等活性成分,同时减少苦涩物质溶出。
红枣全成分提取
干红枣经 80℃温水浸泡 2 小时后,采用胶体磨破碎至粒径≤50μm,再经 85℃水浴提取 40 分钟,过滤后得到富含果胶、多糖的红枣原汁。
三、配方设计与稳定性控制
基础配方架构
杜仲提取液:15-20%(体积占比)
红枣原汁:70-75%
天然甜味剂:蜂蜜(≤5%,需标注)或赤藓糖醇(≤0.5g/100ml,符合 “0 糖” 标准)
天然酸味剂:苹果原浆(5-10%)或山楂浓缩汁(3-5%),利用其天然有机酸调节 pH 至 4.0-4.3,抑制微生物生长并平衡口感。
胶体稳定性强化
采用高压均质(20MPa,60℃)使果胶分子均匀分散,结合离心分离(8000 转 / 分钟,15 分钟)去除不溶性颗粒,最终产品浊度控制在 5-10NTU,实现 6 个月内无明显沉淀。
四、杀菌与包装技术
非热杀菌方案
采用超高压冷杀菌(HPP,600MPa,4℃,3 分钟),可杀灭 99.99% 的致病菌,同时保留 90% 以上的维生素 C 和多酚类物质。该技术已在北冰洋、盒马等品牌的果蔬汁中规模化应用,单瓶成本较传统 UHT 降低 20%。
无菌灌装系统
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在百级洁净环境下完成灌装封盖,配合氮气置换(顶隙氧含量≤0.5%),结合阻氧性包装材料(如 EVOH 复合膜),确保产品在常温下保质期达 12 个月。
五、法规合规与标签设计
宣传用语调整
依据 2025 年新国标,避免使用 “零添加”“不添加” 等表述,转而标注 “无防腐剂”“无人工色素” 等合规声明。可突出 “0 糖”(含糖量≤0.5g/100ml)或 “A 级糖脂指数” 等营养声称。
配料表规范标注
如实标注所有成分,包括天然稳定剂如果胶(源自红枣)、酸味剂如苹果原浆。若使用蜂蜜,需明确标注 “含蜂蜜” 并符合 GB 14963 标准。
六、市场定位与产品创新
功能差异化定位
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产品的 “双补” 功效(杜仲补肝肾 + 红枣补气血),对标元气森林自在水、伊刻活泉人参枸杞水等竞品,主打 “中式轻养生” 场景。
饮用体验升级
借鉴伊刻活泉的 “锁鲜盖” 技术,将冻干杜仲粉封装于瓶盖内,饮用前旋拧释放,实现 “现泡现饮” 的新鲜体验。同时开发 NFC(非浓缩还原)版本,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七、生产经济性考量
设备成本优化
国产 HPP 设备价格已降至 500 万元以下,较进口设备成本降低 30%。以日产 10 万瓶规模计算,单瓶杀菌成本可控制在 0.3 元以内。
原料综合利用
杜仲提取后的残渣可制成膳食纤维粉,红枣渣用于生产枣泥,实现原料利用率 100%,提升整体利润率 15%-20%。
八、风险控制与品质保障
安全性评估
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致敏性评估,确保杜仲提取物的安全剂量(建议每日饮用量≤500ml)。
稳定性验证
进行 40℃加速试验(6 周)和 - 18℃冷冻试验(3 次循环),检测指标包括 pH 值、浊度、微生物菌落总数,确保产品在极端条件下仍符合 GB 7101 标准。
通过以上方案,可开发出一款符合 “0 添加” 实质内涵(无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的杜仲红枣饮料,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风味与便利性的多重需求。在市场推广中,可结合 “药食同源” 文化营销,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传播产品功效,抢占中式养生饮品的细分市场。
总之,成都市佳味添成饮料科技研究所认为农产品深加工成饮料需要经验和技术两方面的支持。经验包括对农产品的选择、处理、储存等方面的经验,技术则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用、卫生标准等方面的技能。在选择腌菜农产品、处理与储存、生产工艺和设备选用等方面,需要考虑产地、品质和保存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